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>>>
平时开发过程中
策略模式
将一种特定的行为和算法封装成类,以适应特定的上下文环境,
实例举例:比如电商网站中针对不同男女用户展示的方案不同。
装饰器模式
动态的添加和修改类的功能,decorator ,可以动态的添加和修改类的功能。类需要添加额外的功能时,可以实现最大的灵活性
实例:前端的分页代码:可以用装饰器模式后来修改。before,after。
观察者模式
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,依赖他的对象将全部接受到通知,并自动更新。
实例:事件发生时,一系列连续的操作
代理模式
客户端和实体之间建立一个代理对象,客户端对实体的操作全部用委托给代理对象,隐藏起具体实现
实例:proxy;mysql中的主从库。
迭代器模式
原型模式
与工厂模式类似,都是用来创建对象,与工厂模式不同的地方是以一个对象为原型,通过clone复制原型对象来获取新的对象。避免类在创建时复杂的初始化操作。此种模式适用于大对象的创建,创建一个新的对象需要很大的开销,如果每次new,开销就会很大,而原型复制只需要内存复制即可。
实例:
工厂模式
单例模式
适配器模式
将截然不同的函数接口封装成统一的api
实例举例:数据库操作,不同的数据库操作可以用设配器模式统一成一致的模式,类似的cache(memcache,redis,file);
注册模式
数据对象映射:
将对象和数据存储映射起来。对一个对象的操作映射为对数据存储的操作。
模式设计中的几个原则
1、单一职责原则
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,也就是说每个类应该实现单一的职责,如若不然,就应该把类拆分。
2、里氏替换原则(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)
里氏代换原则(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)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。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,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,子类一定可以出现。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,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,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,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,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。里氏代换原则是对“开-闭”原则的补充。实现“开-闭”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。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,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。—— From Baidu 百科
历史替换原则中,子类对父类的方法尽量不要重写和重载。因为父类代表了定义好的结构,通过这个规范的接口与外界交互,子类不应该随便破坏它。
3、依赖倒转原则(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)
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,具体内容:面向接口编程,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。写代码时用到具体类时,不与具体类交互,而与具体类的上层接口交互。
4、接口隔离原则(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)
这个原则的意思是:每个接口中不存在子类用不到却必须实现的方法,如果不然,就要将接口拆分。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,比使用单个接口(多个接口方法集合到一个的接口)要好。
5、迪米特法则(最少知道原则)(Demeter Principle)
就是说: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。也就是说无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,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,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。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,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。
最少知道原则的另一个表达方式是: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。类之间只要有耦合关系,就叫朋友关系。耦合分为依赖、关联、聚合、组合等。我们称出现为成员变量、方法参数、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朋友。局部变量、临时变量则不是直接的朋友。我们要求陌生的类不要作为局部变量出现在类中。
6、合成复用原则(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)
原则是尽量首先使用合成/聚合的方式,而不是使用继承。